上海公墓——火葬到土葬制度上的转变?
更新日期:2018/8/27 15:59:03
火葬主要存在于清入关之前以及入关之初的一段时间内,至康熙年间,土葬这一丧葬形式开始制度化、法律化,乾隆年间,土葬已成为最主要的丧葬形式,但火葬却又未完全消失。究其原因,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促成了丧葬形式的转变:第一,满族传统观念与儒家文化的碰撞。满族是游牧民族的
后裔,他们不像中原人民一样有固定的住所,生产生活都能够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进行。正像上文中帝王自己所述,他们经常迁徙,火葬后骨灰便于携带,又可以此尽孝,实属不得已而为之。这个“不得已而为之”既包含了帝王自身对火葬陋习的默认,又蕴含着对汉族土葬制度的认可,要讲究“入
土为安”。第二,战事渐息,国家富强。自康熙时期始,才逐渐有了实行土葬的例子,至乾隆年间土葬已经完全形成制度化,这也是基于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。一方面,国家的稳定繁荣、全国的统一使得皇室、贵族、百姓都有了固定的居所,甚至士兵也不会像战争时期那样具有很大的流动性,这为土葬的实行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及良好的经济后盾。康熙帝时期提出的令地方官员“设立义家”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可行。
另一方面,随着战争的减少乃至消失,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经济、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渐趋增多,且更加趋向于自觉,我们权且不论任何一种文化的优劣,至少文化间的影响与渗透是的确存在的,而且这种文化的力量更是无形的,从长远来讲,它甚至比以武力征服天下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强大。但火葬形式并未完全消失也有其深层原因:第一,下层百姓生活贫寒。经济条件是火葬情形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,较土葬而言,火葬所耗费的物力财力很少,无需大量陪葬品。在颁布了禁止火葬的诸多条例后,火葬仍旧屡禁不止,尤其在下层百姓中,甚至出现停枢不葬的情况,这与贫苦的生活自、自、相关。第二,我国南方一直存在的火葬现象还可能与当地的习俗以及地少人稠、耕地面积少、地方官员措施不得力等因素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