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墓地:人文古园,温暖生命
更新日期:2018/1/5 15:30:15
上海墓地网报:城市关乎生活,公墓典藏生命。意大利作家伊塔诺·卡尔维诺用美学的眼光、诗性的语言,将城市和城市公墓喻为孪生兄弟。因为有对幸福、意义和价值的追求,人们到公墓寻找对自己的解释,对生命的感悟。东海之滨杭州湾畔,滨海古园静谧而神圣,恰似卡氏所说的城市孪生兄弟,这里是无数上海市民精神的寄托,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高地。
今天是冬至,上午,市殡葬管理处副调研员张颂杰、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钱天才到古园指导冬至祭扫工作。
广大市民们也依循着先辈的古老传统,踏着时间的节律来祭拜先人。从上元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下元直到冬至,周而复始,代代相传。在仪式化的祭拜中,心灵得以不断升华,美德得以久久传承,生命得以温暖延续。
在望海楼,凭栏远眺,向长眠大海的亲人致以深情的凝望。在“上海故事”主题园区,置身于熟悉的街道里弄,追寻先辈曾经走过的足迹与生命的记忆。
在“别有洞天”,感悟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审美情趣。在“无主骨灰”纪念碑前、“天使之爱”纪念园,用心去感受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伦理情怀与当代民政人“为民爱民”的大爱情怀。在英烈园,追忆历史,缅怀先烈,回望初心、擦拭初心、坚定初心,激发起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雄心……
古园墓地用心呵护着逝去的生命,美丽的园林、绽放的鲜花、贴心的服务,无不散发着对生命的尊重。市民们捧着一颗虔诚的怀念之心,用文明温馨的祭扫方式,追忆亲友。古园墓地与市民共同构筑起一道温暖的风景线,为冬日申城带来强劲的生命暖流,滋润着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你和我。
托马斯·林奇在《殡葬人手记》中形容自己的职业说:“好像我们是个家庭农场,只不过耕耘的不是普通的土地,而是情感的沃野。”而古园人则往前走了一步,耕耘情感,更耕耘生命。新时代,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,古园墓地正在筹划构建生命文化教育基地,从生命的高度,来谋划百年古园墓地的长远发展,来为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一座温暖的生命园地。用生命的故事和智慧,时时刻刻提示人们,敬畏生命,追求美好的生活,创造崇高的生命价值。